校妇联副主席戎巧露与郑巧飞亲切交流
扎根泥土描绘新“丰景的乡村CEO
这位正与台下学子们分享经历的
干练、自信的农村CEO
就是我校文化与传播学院2008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082班的毕业生郑巧飞
她是浙江省农创联乡村运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杭州他乡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
原杭州市临平区双桥村职业经理人
2023年度浙江省乡村振兴共富
青年先锋“青牛奖”十强获得者
……
她拥有12年乡村全产业链策划实战经验,创新了“运营前置+策划先行”乡村共富模式,成功打造薪火双桥、田园汾口、宋韵欢潭等浙江省内多个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其操盘运营的双桥村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于2022年4月获CCTV-1《焦点访谈》专题报道6分钟,《半月谈》曾以“乡村CEO:盘活村子有一手”为题对她进行专题报道。
郑巧飞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乡村文旅相关工作。“我是学中文的,希望把文化和农业结合起来,讲好中国乡村故事,讲好中国农民故事,帮助村民致富。”
从一个村的精心打造,到整个镇的规划布局,再到为区级政府提供智囊服务,郑巧飞带领团队不断尝试新的维度和方法论,留下了坚实的脚印。她认为,乡村运营的核心是搞经济,而经济的背后,是村集体经济,是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关于创业,她说:“创业的初心与底层逻辑,在于其社会价值。我所做的,能为社会带来什么改变?”
对于在场的学弟学妹,她倾囊相授,分享了三条宝贵的创业箴言:创业之前,先要学会做一个优秀的打工人,培养职业化素养;做事要秉持明确立场,不随波逐流;不断优化核心竞争力,提升自我。她强调了“订立目标”的重要性,表示最重要的是在通往目标道路有坚持到底的“笃定积累”和“务实准备”,以及强大的“持续学习的能力”。只此,才能将“一纸空谈”转为成功案例、将“空头支票”化为物质财富。在场的同学们都被她的坚守和创新所感染。
作为一名从浙江山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郑巧飞对农村怀有真正的眷恋之情。也正是这份沉甸甸的感情,让她在改变乡村、经营乡村这条道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了十几年。在她自己的公司介绍里,也特别明显地呈现了“做好乡村共富的策划师”的远景目标。
逐梦沃野的青年领跑者
5年前,大部分人还停留在“美丽乡村”建设阶段,并不了解什么是乡村运营。在此之前,郑巧飞已在乡村探索了7年。
2012年,郑巧飞从浙江万里学院毕业,进入中国策划研究院(浙江分院)工作,在全国各地给政府做产业类、规划类、品牌类、赛事类等各类乡村策划,一一实践了关于乡村振兴全产业链的环节。除浙江以外,她跑遍了江西、云南、内蒙古、重庆、陕西、台湾等地,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全国各地的乡村。
2019年至今,郑巧飞运营过萧山欢潭村、淳安汾口镇、湖州善琏镇等一系列案例。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助力“双桥村”高速发展的故事。郑巧飞回忆道:“依稀记得2019年的4月底,我从舟山蚂蚁岛出差回来,驱车前往临平双桥村。那会儿正值农村‘四好公路’建设期,我心想:完了!连基础建设都还没开始,这个村怎么可能运营得起来?”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她跟村领导班子见了面。没想到,竟在这个杭州北面并不起眼的平原村驻地了5年……
一进到双桥村,郑巧飞就帮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资成立村属公司。那个阶段,整个杭州的强村公司注册量少,真正在运营的寥寥无几。双桥村的“强村公司”最早蹚出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路子。2019年-2022年,双桥村吸引了余杭西部径山镇、瓶窑镇、百丈镇等党委班子带队前来学习“双桥模式”,双桥村班子还没反应过来,双桥村就“火了”。
共创共富的青年筑梦人
为了“盘活”双桥村,郑巧飞做了很多努力。针对研学产业,郑巧飞进行了点状突破,创新了“八字诀”研学课程体系,根据双桥村的文化基因,引入团队、旅游、资金等资源,让专业团队有效运营“新长征传承体验馆”“爷爷的稻田”“运河农业实践中心”等项目。如今,村里已有研学相关基地20余个。
△郑巧飞(右二)向媒体介绍乡村经营状况
此外,她还通过运营双桥村文创IP,还原红旗大队复古场景,和村里合作推出春天千亩油菜踏青季、夏天乡村插秧体验营、秋天新长征稻作嘉年华、冬天双桥甲鱼迎福季的四大品牌休闲观光活动等,系统地运营了双桥村。通过这些活动,村里的资源一下子都被盘活了。仅仅一个月,就实现了2万人次游客流量,旅游创收20多万元的成果。
面对村内养殖大户沈师傅“虽有120多亩甲鱼塘和60亩的龙虾垂钓塘,但收入一直不高”的困境,郑巧飞策划了一个“龙虾垂钓游”活动,请游客来钓龙虾。这掀起了一场垂钓热潮,带动了当地龙虾垂钓集群产业。当年,一篇没有任何营销的公众号推文突破了4.7万浏览量。而后每年的5月到7月,双桥村钓场都热闹非凡。
感谢母校的培养
“在双桥运营的这些年,我在浙江大学校友乡村振兴论坛和共同富裕主题的网络理论传播活动中进行过宣讲,也登上过省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大赛、乡村振兴共富青年先锋‘青牛奖’和‘最美杭州人——十佳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领奖舞台,更十分荣幸能得到《焦点访谈》和央视的专题报道……”郑巧飞说。
△郑巧飞(左三)获乡村振兴共富青年先锋“青牛奖”
郑巧飞现任浙江省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乡村运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临平区青联副主席等,荣获2023年共青团浙江省委“青牛奖”十强等30多项荣誉,也曾受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半月谈、学习强国、浙江卫视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回忆起十多年前在母校的学习时光,郑巧飞表示:“十分感谢学校、专业、老师的培养,尤其是打好了阅读、写作‘基本功’,有效锻炼了表达和总结能力等。”郑巧飞说,这些都为她的就业和创业夯实了地基,让她能够将这些基本功融会贯通地运用在商业计划书、乡村运营策划方案的写作等工作中,并将其转化成为个人的竞争优势。
△大学时期的郑巧飞
郑巧飞认为,母校非常出色的“创新文化”和“创业基因”让自己受益匪浅,不论是刚毕业进入乡村运营行业初步发展时,还是在多年后作为一名成熟的策划人成立个人创业公司,以及近年在成熟打造乡镇运营模式的基础上,依旧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摸索区县级乡村运营模式,都离不开母校血液里创新创业精神的熏陶和激励。
面对未来,郑巧飞始终保持着从容谦虚的心态。在她公司的最新发展规划里,不仅有对以往业务全方面、多维度的升级,还拓展了青年人才入乡发展服务的业务,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浙江乃至更多乡村的振兴、发展贡献了力量。
勇踏乡村创业之路
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这是郑巧飞在他乡的六年
(来源:浙江万里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