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画像》发布,首次以性别视角解读中国科研生态—— 中国科研领域的性别差异逐步改善

发布者:校妇联发布时间:2022-11-16浏览次数:22


    2005-2019年不同性别科研人员数量占比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婷

    2022年11月4日, 在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她”论坛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共建的科研评价实验室,联合发布第一份以性别视角解读中国科研生态的研究报告——《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画像》(下称报告)。报告从性别维度分析超过16万名中国科研人员在2005年至2019年间的科研产出,结合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中的论文数据,从学术影响、领域特征、科研角色、科研合作、科学基金申请等多个维度对中国女性科学家的现状进行分析。报告显示,中国科研领域的性别差异逐步改善,女性科研人员在科研参与度、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进步;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国科研人员的性别差异都在逐步弱化,尤其是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男女比例最为接近。报告指出,未来女性科研人员应该更多地承担科研中的主导角色,在科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影响力。

    “世界科研领域内的性别失衡现象仍然长期存在,中国也面临类似情况。《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画像》首次以数据分析的形式揭示中国科研人员性别维度的发展情况,弥补了中国科研群体职业生涯画像研究的空白。”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暨联合实验室主任刘细文研究员表示。

    女性科研人员占比快速上升,科研“她力量”蓬勃发展

    虽然现阶段男性科研人员的规模远超女性,但女性占比正在逐年快速上升,反映出“她力量”的蓬勃发展态势。从男女科研人员占比的变化看,中国女性科研人员占比从2005年占比13%上升到2019年的27.7%,增加了14.7个百分点,正在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科研人员参与到科研活动中。

    在女性科研人员“职场天花板”问题上,情况正在改善,女性与男性在职称晋升中的差异在逐步缩小。2008年~2017年,中国正高职称男女数量比由5.47下降至3.92,中级职称从1.94下降至1.57,说明中国女性科研人员在职级晋升中的劣势地位正在逐步改善,职场竞争力不断加强。

    性别差异逐步弱化,女性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表现更出色

    从报告可以看出,令人欣喜的发现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科研人员正在积极投入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中,不同科研领域选择的性别差异逐步弱化。相较于2005年~2009年,2015年~2019年各学科男女数量比例都有显著缩小趋势,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男女比例最为接近。

    就学术影响力而言,性别差异并不显著。以2015年~2019年的学术产出为例,男性论文的影响力指标分值为1.22,同期女性为1.13,差异微小,体现了女性科研成果受同行关注的程度与男性大体相同,揭示出“她力量”在科研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到不同学科,女性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表现优于其他领域,尤其是在神经科学和药理学领域表现卓越;而在物质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女性的学术影响力仍低于男性。

    女性在科研工作中擅长团队合作,应更多承担主导作用

    在科研项目中,女性在沟通与交流上具有明显优势,更善于团队合作,因此女性科研人员的合作“朋友圈”规模更大。报告显示,女性科研人员的论文合作者数量普遍多于男性,同时由女性主导的科研团队规模也大于男性。而男性科研人员则在国际合作中更为活跃。无论是2005年~2009年还是2015年~2019年,相较于女性科研人员,男性的国际合作率都更高。然而从发展态势看,男性、女性开展国际合作的积极性都在不断上升。

    此外,男性与女性的科研角色各有所侧重。中国男性科研人员担任通讯作者的论文比例多于女性,而女性第一作者的论文比例多于男性。这说明男性倾向于担任通讯作者,发挥组织作用。女性则倾向于担任第一作者,发挥执行作用。

    以数据和洞察展现中国科研界性别平等之路上的坚实脚步

    作为全球首份以性别视角解读中国科研生态的研究,报告的发布弥补了中国科研群体职业生涯画像研究的空白,展现了中国科研界在性别平等之路上的巨大成绩,并为国家后续制定相应的促进不同性别科研人员共同发展等性别平衡政策提供定量数据。

    “通过《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画像》,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女性科研人员无论在人数上、科研产出上、学术影响力上还是科研项目执行上,都有巨大而迅猛的增长。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她们正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秘书长于利成表示,要倡导构建一种包容、多元的创新生态,加强科研人员群体的性别平衡和多样性,鼓励让更多女性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学传播和应用等环节中发挥更大价值。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