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一直在自己喜爱的领域钻研,是一件让人感到踏实的事情,这也是我坚持走下去的动力。”谢周云,我校生物与环境学院2020级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本科就读于我校环境工程专业。
在万里,谢周云曾获得宁波研究生学术节“学术之星”金奖、“千生走基层”走进社区行动团队“优秀奖”、校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抱守着对环境治理的初心,本科毕业后,她选择攻读我校研究生继续深造。
没有不付出的成功
“道阻且长,行而不辍,求索不止”是谢周云的理想信念,同时也是她的行动指南。读研期间,谢周云长期泡在实验室,一遍遍修改论文。在知识“量”的积累下,谢周云主持浙江省一流学科学生创新项目1项,在国内核心期刊《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给水排水》等以第一作者发表或合作发表论文5篇。
“论文投稿以后每个专家都会提出七八个建议,这些建议对我来说十分宝贵。”收到专家意见后,谢周云立即操作专业仪器设备,查找文献,开始修改。“时间紧、任务重”,作为一个科研小白,她用行动克服焦虑,“当我全心全意扑在实验上的时候,每一天都变得格外充实”。
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使她从未感到厌倦,反而乐在其中。“周期或速率实验一旦开始,就需要每隔10分钟或30分钟取一次水样,取样周期为6个小时,同时要对水样进行检测,有时候忙的顾不上吃饭。”在谢周云看来,每次实验数据都弥足珍贵,她珍惜每一段在实验室打磨的时光。
科研“女汉子”
科研虽离不开实验室,但“足不出户”也不行。为了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废水,谢周云经常前往宁波的污水处理厂进行采样。此时的她一改往日的“女神”形象,深入曝气池以及二沉池等构筑物中采集活性污泥,成为一名“女汉子”。
为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付诸实践,谢周云积极参加相关学科竞赛。在2022年第五届浙江省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上,谢周云团队的参赛作品“可见光驱动TiO2介导CEX生物降解的协同增效机制研究”入围研究生自主赛道决赛。同时,其科研成果因低成本、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等优点斩获一等奖。
能够把科研成果用于实践,是对科研人最大的鼓励。谢周云的研究成果有望将污水中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磷,在处理过程中有效回收,最大限度节约磷资源,同时也可将传统污水处理为可以回用的中水。
谈及自己在万里的学习时光,谢周云表示,学校提供的科研和学习平台给了她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未来能在环境工程领域有更多的研究成果,也希望通过努力为“双碳”目标作出贡献,让环保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来源: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