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 乡村振兴加速前行 ——《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解读

发布者:校妇联发布时间:2023-05-07浏览次数:10


    ▲ 山东威海7辆搭载先进医疗设备的5G智能移动医院,开进当地高新区的乡村,为300多名村民提供一体化医疗服务。来源:央视网



    ▲ 福建福州福清渔溪镇光阳蛋禽养殖数字平台实现了养殖流程标准化。林双伟/摄



    ▲ 在浙江嘉兴南湖区凤桥镇星火村的一个绿色农田建设项目现场,工作人员在操作无人机进行施肥。 来源:新华社

    近日,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明确了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目标,并部署了包括夯实乡村数字化发展基础、强化粮食安全数字化保障等10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专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讲师孙秀丽,就新政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以数字化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此前,《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一系列有关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已陆续出台,请您谈谈此次《工作要点》出台对今年乃至更长时期乡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孙秀丽: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建设数字乡村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关键力量。数字乡村自2018年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后,多次被以党中央为首的各级政府部门作为重要工作部署。本次《工作要点》的出台,能够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在乡村建设中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应用,对在当前新发展格局下,以数字化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落实“十四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工作要点》部署了10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请您谈谈有哪些具体发展方向?

    孙秀丽:具体来说,在夯实乡村数字化发展基础上,要加快补齐乡村网络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升级、稳步推进涉农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具体措施可从持续推进5G和数字电视网络覆盖建设,打造农村公路、水利、水旱灾害等智能化、自动化体系,加快农村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在强化粮食安全数字化保障上,应聚焦推动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体措施可从建立粮食数字化全链条、全过程监管体系和平台、完善国家种业大数据平台和农田综合检测监管平台等方面入手;在提升网络帮扶成色成效上,重点要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例如,对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持续开展动态监测和帮扶、继续大力支持脱贫地区探索消费帮扶新业态新模式;在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农业上,建议加快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强化农业科技和智能装备支撑。

    另外,在创新发展乡村数字文化上,可以尝试打造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环境、推动乡村文化文物资源数字化;在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上,可从推进乡村智慧社区建设、推进乡村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加大农村公共区域监控力度和覆盖率、加强农村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管理和预测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在保障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上,应从加强政策支持、加强人才支撑、加强标准化建设、加强统筹协调上发力,从政策设计和制定入手,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精准化政策出台,持续从数据意识、数据素养、数据能力等方面加强乡村数字人才保障、积极推进农产品领域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建立健全数字乡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等。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提档升级

    记者:《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多措并举发展县域数字经济,包括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提档升级、培育壮大乡村新业态新模式、深化农村数字金融普惠服务。请您谈谈如何有效弥合乡村新业态中存在的数字鸿沟?

    孙秀丽:受限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使用者能力的差异,乡村新业态对数字技术无论是在接入层面、应用层面还是创新层面都仍存在数字鸿沟。首先,接入层面的鸿沟主要体现在数据“可及性”上,常常是由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或服务能力低下导致的,可通过强化通信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加快宽带接入和5G网络覆盖、提升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建设云计算和“三农”大数据中心等措施缩小差异。其次,应用层面的鸿沟是指数据应用上的差异,主要是由数字素养和数据能力不足导致的,需要通过专门性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培训、数字设备和终端使用技术普及、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课程建设、进阶编程课程建设等方式弥合差距。最后,创新层面的鸿沟主要表现在数字创新上的滞后,根本原因在于数据要素积累的差距较大,需要在有效弥合接入鸿沟和应用鸿沟的基础上,通过推动乡村数据要素的流动与融合、加大培养数字农业数字创新技术应用人才、扩大乡村数字应用化场景、提升数据创新引领和创造乡村新业态的水平等方法跨越障碍。

    记者:《工作要点》明确,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提档升级,持续深化“数商兴农”。2022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6%,农村电商发挥了乡村数字经济“领头羊”作用。您认为,在农村电商提档升级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问题?如何破解人员素质培养的薄弱环节?

    孙秀丽:虽然在蓬勃发展的态势下,农村电商已经取得喜人成绩,但依然普遍存在“散、弱、小”等问题,在提档升级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提升政策引导和统一规划布局的能力、加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于当地特色构建发展模式、加大品牌培育和平台建设、推进产品标准化和信用评价体系建构、增强数据驱动和科技引导的服务体系建设等关键问题。

    在人员素质培养上,仍存在意识落后、培训力度不足、体系不健全、引进和协同机制有待大力提升等薄弱环节,主要破解措施包括: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商重要性意识的培养,加大农村电商相关人员的人才培养,建立包含政府机构、农民、电子商务企业、培训机构、协会等多方参与的培训体系,打造现场教学、线上教学、实操等多方式课程体系,加大对回乡创业电商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和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农村电商园区和孵化器加大农村电商人才扶持力度,健全农村电商人才、政校企业协同培养机制等。

    消除乡村女性数字鸿沟

    记者:结合农村妇女生活、就业特点,请您谈谈如何做好女性数字化公共服务,助力乡村女性经济发展?

    孙秀丽:在生活和就业方面,乡村女性相对于城市女性仍然存在受教育程度低、家庭养育责任大、生活环境闭塞、信息流通不畅、就业率较低等情况。但随着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战略的推进,数字和网络技术、智能设备等终端设备的普及与应用,给乡村女性带来了新机遇,为通过提升女性数字化公共服务助力乡村女性经济蓬勃发展提供了可能。那么政府如何做好女性数字化公共服务呢?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第一,在政策引导和制定层面,立足顶层目标,构建乡村女性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从政策制定、整体布局和制度体系建构上,为乡村女性借助数字技术改变生活方式和创造就业提供便利条件。

    第二,在执行层面,聚焦乡村女性特点和需求,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为乡村女性“精准画像”,精准消除乡村女性数字鸿沟,为乡村女性提供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个性化培训,打造乡村女性数字化嵌入场景和服务平台,助力乡村女性通过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方式从“家庭妇女或进城务工者”向“乡村新业态就业者和创业者”身份转变,通过乡村女性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实现传统农村女性生活方式和家庭及社会角色转变,促进乡村女性经济蓬勃发展。

来源:中国妇女报